在美國,金錢管理相當簡單,但對新移民來說可能要一定時間來習慣,以下指南可讓身處人生路不熟的環境,也能順利應對,把那個「一定時間」縮短。
1. 銀行開戶
基本條件:持有社會安全碼(SSN)、身份證明文件、地址及聯絡方式即可。
常見大型銀行:Chase(大通銀行)、Bank of America(美國銀行)、Citi(花旗銀行)、Wells Fargo(富國銀行)等。
帳戶種類與功能:
| 帳戶 | 作用 | 利息 | 提領限制 | 管理費 | 免管理費方式 |
| Checking Account(支票帳戶) | 消費與支付 | 通常無利息 | 提領不限次數 | $10~$25 | 存款達一定金額、Direct Deposit、學生帳戶 |
| Saving Account(儲蓄帳戶) | 存錢 | 有利息 | 每月有限制次數 | $5~$25 | 存款達一定金額 |
支票使用:
- 美國日常支付大額或房租常使用支票,安全又可省跨行轉帳費。
- 寫錯支票可打叉改正,但仍有被銀行或收款人拒付的風險。
- 存支票需在背面簽名背書「Endorse Here」,以防支票遺失被他人兌現。
中美匯款:
- 隨著網路發展,匯款方式日益多樣。選擇方式前應比較手續費、速度及便利性。
2. 報稅指南
申報期間:每年1月1日至4月15日。
報稅對象:
- 美國公民
- 合法居留的外籍居民(如綠卡持有人、E/H簽證居民或三年內在美停留超過183天者)
應稅項目:
- 全球收入皆須申報,包括薪資、佣金、小費、股票選擇權、利息、股息、退休金、失業補償、博弈獲利及海外收入。
報稅流程:
- 下載表格或使用線上軟體,亦可找會計師協助。
- 填寫個人收入與扣減項,系統自動計算應繳稅額。
- 截止日前郵寄或線上提交表格與稅款。
報稅身份:
- 單身(Single)
- 已婚共同報稅(Married Filing Jointly)
- 已婚分開報稅(Married Filing Separately)
- 一家之主(Head of Household)
- 有撫養子女的寡婦/鳏夫(Qualifying Widow(er) With Dependent Child)
退稅:一般薪資人士(W2 income)多會收到退稅,因薪資發放時已先扣繳稅款。
3. 海外資產
美國採全球課稅制度,海外資產與收入也需申報。
主要法條:
- FBAR(Foreign Bank and Financial Accounts,「肥爸」條款):申報海外金融帳戶
- FATCA(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肥咖」條款):IRS可與其他國家合作查核海外資產
申報門檻:
- 居住美國境內:單人帳戶超過5萬美元,夫妻聯合超過10萬美元
- 居住國外:單人帳戶超過20萬美元,夫妻聯合超過40萬美元
- 超過門檻需填寫Form 114(FBAR)或Form 8938(FATCA)
稅務居民:
- 綠卡持有人
- 符合實際居留標準者:當年在美超過31天,過去三年加權達183天
- 某些簽證如A、F、G、J、M、Q則不計入
4. 信用卡
信用卡是建立信用歷史的關鍵,影響日常生活、貸款利率、租房申請等。
申請方式:
- 銀行分行現場
- 預先批准信件(Pre-Approved Offer)
- 電話申請
- 網站線上申請
新移民建議:
- 選擇低門檻、無年費的入門卡累積信用
- 第一張信用卡不宜隨意關閉,以維持信用歷史長度
常見信用卡推薦:
- Chase Freedom、Bank of America Cash Rewards:低門檻、現金回饋
- Chase Sapphire Preferred、Chase Marriott Bonvoy Boundless:旅遊積分、開卡獎勵
- Blue Cash Preferred Card(American Express):超市與日常消費高額回饋
信用管理重點:
- 準時還款、了解結算日、繳款截止日、利率等資訊
- 善用返現與點數,提升消費價值
5. 退休與養老
美國退休制度採自願與漸進式制度,包括:
退休金制度:
- 社會安全保險金(Social Security):政府主導,強制參與,繳滿10年後可領取
- 企業退休金計畫(401K):私營公司雇員可參與,雇主與雇員共同出資
- 個人退休金計畫(IRA、Roth IRA):個人自願儲蓄,適用所有合法工作者
- 企業養老金(Pension Plan):企業主動提供,現今不多,許多公司改為401K Match制度
領取方式:
- 提前退休(62歲起,打折)
- 正常退休(依出生年份,65~67歲)
- 延遲退休(可獲額外3~8%獎勵)
老年福利:
- 美國提供完善老年住房與退休醫療制度,包括銀髮公寓、養老院、看護中心及醫療保險福利
文:曾維燊
圖:美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