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飲用水爆醜聞!審計署揭物流署8大罪狀,直斥供應商詐騙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政府飲用水爆醜聞!審計署揭物流署8大罪狀,直斥供應商詐騙

政府物流署早前爆出採購「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樽裝飲用水合約風波,事件持續發酵。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公布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提出的先行措施後,審計署亦公布對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招標過程的審查結果,揭露物流署存在多項問題。

審計署報告揭物流署八大罪狀

審計署的報告中,詳細列出了物流署在本次採購事件中的「八宗罪」,直指問題核心:

一:供應商回應期突改兩星期,不符一個月要求
二:未訂明樽裝水食安標準,無規定須為登記食品進口商
三:製造商公司印章錯名,沒核實亦無向執法機構舉報
四:無審核供應商財力,無評估服務成本
五:無查核投標者刑事紀錄
六:無核實鑫鼎鑫具備足夠運輸及人力資源
七:鑫鼎鑫多番違約,署方從未行使合約權力
八:未確認水質檢測報告,即批准更換製造商

審計署認為,物流署在多個環節均存在明顯疏忽,例如對於供應商提交的文件,未有盡到審核義務,甚至對於明顯的詐騙跡象也未予重視。此外,在招標過程中,物流署對於市場研究不足,對於供應商的資質審查也不夠嚴格。

物流署回應及後續措施

面對審計署的質疑,物流署表示將會認真檢討相關程序,並加強內部監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亦表示,將會全面檢視現行的政府採購機制,提升各部門的風險意識和防範能力。同時,政府也將對相關人員展開紀律調查,以追究責任。

審計署建議物流服務署署長應就核實投標者所提交文件真偽的工作訂明程序;加強以風險為本的方法核實投標者提交的資料;採取措施,提高涉及採購的人員的警覺性和防範詐騙的意識;及一旦發現懷疑詐騙情況,即時採取所需跟進行動。

事件反思:政府採購機制亟待完善

本次事件再次暴露了政府採購機制中存在的漏洞。如何加強監管,確保公共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是政府亟需解決的問題。除了加強內部審核外,引入外部監督機制,提高採購過程的透明度,也是重要的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