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州於週二舉行重要選舉,選民在紐約市長、新澤西州州長及維珍尼亞州州長等多場關鍵賽局中投票。民主黨候選人包括佐赫蘭·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在紐約市長選舉中勝出,並有米基·謝利爾(Mikie Sherrill)在新澤西州以及伊比蓋爾·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在維珍尼亞州取得連番勝利。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最後階段發動輕量級助選,選民對他與政府關門的不滿情緒顯然影響了投票意向。加州同日通過了旨在助益民主黨的全新國會選區重繪提案,再添五席獲勝機會。首度在新任政府政策下進行的選舉結果,成為選民對總統特朗普議程的首次全面評估。
州級選舉與特朗普影響
在維珍尼亞州,受到政府關門及大規模聯邦裁員影響的聯邦員工,選擇轉投民主黨,使得伊比蓋爾·斯潘伯格成為該州首位女性州長。特朗普全力背書的共和黨新澤西州候選人傑克·恰塔萊利(Jack Ciattarelli)最終落敗,由聯邦女議員米基·謝利爾勝出。紐約市長選舉則由民主社會主義者佐赫蘭·馬姆達尼擊敗獨立候選人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後者曾在四年前因醜聞辭職。總統特朗普於社交平台指責「特朗普不在選票上」及政府關門是共和黨落敗兩大原因,凸顯其影響力受限。各地選民對總統及其政策的態度,成為左右賽果的關鍵因素。
加州第50號提案
加州選民批准了一項全新國會選區地圖,稱為「第50號提案」,預計可為民主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爭取約五個席次。該提案是回應共和黨先前在德州試圖透過中期重劃選區以增加席次的行動。儘管共和黨大力反對並投入大量資金,最終仍不敵主導公投的民主黨執政團隊及公眾輿論。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在勝選後表示,此舉將有助於捍衛國會選舉的公正性並抵禦對手操弄選區的企圖。加州此番行動也為其他民主黨控制的州提供了可借鑒的範例。
共和黨的後續反擊
加州共和黨黨主席柯琳·蘭金(Corrin Rankin)對第50號提案通過表示遺憾,強調此舉無法解決州內嚴重的無家可歸和犯罪問題。全國共和黨競選委員會發佈備忘錄,計畫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將民主黨候選人與「極左」的市長當選人佐赫蘭·馬姆達尼畫上等號,以此動員保守派選民。儘管面對嚴峻挑戰,共和黨高層仍強調這場政治對決「才剛開始」。各方動作顯示,未來一年將持續圍繞選區劃分與政府關門等議題展開激烈角力。
政府關門影響
政府停擺已進入第36天,打破首任政府關門紀錄,影響遍及國內上百萬聯邦員工及公共服務。民眾抱怨航班延誤與社會福利削減,喚起對政治僵局的不滿情緒。參議員雙方嘗試跨黨派協商,但總統特朗普暫未與民主黨人會面,僅與共和黨參議員進行早餐會。此一僵局亦被選民視為本次選舉的一大背景因素,進一步左右選票走向。眾議院新任議長若就職後能盡速推動重啟政府,或可為後續選戰帶來不同變數。
來源:美聯社
封面來源:2025年11月4日,星期二,紐約。民主黨市長候選人佐蘭・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的選舉之夜派對上,支持者們正關注著開票結果,並作出反應。 美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