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令終結!美國一美分硬幣為何在費城走入歷史?

2025 年 11 月 12 日

根據美聯社(AP)報導,美國鑄幣局(U.S. Mint)已於週三在費城(Philadelphia)的廠房鑄造了最後一批「一美分」硬幣(penny),正式結束了這款自1793年以來持續生產的最小面額貨幣。官方表示,停產是為了節省開支,因為這種曾經能買到零食或糖果的硬幣,在現代經濟中已變得無關緊要。美國財政部長布蘭登·比奇(Brandon Beach)在按下鑄造最後一枚硬幣的按鈕前表示:「上帝保佑美國,我們將為納稅人節省5600萬美元。」官方確認,最後幾枚鑄造的一美分硬幣將被拍賣。

停產背後的經濟考量

這項決定由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執行,主要原因是生產成本不斷攀升。據悉,每製造一枚一美分硬幣的成本已接近4美分,其1美分的估值顯得過時。特朗普曾在今年二月的一篇線上貼文中寫道:「長久以來,美國鑄造的一美分硬幣成本實際上超過了2美分,這實在是太浪費了!」儘管市面上仍有數十億枚一美分硬幣在流通,但在21世紀的金融交易中,它們已非必需品。相較之下,五美分硬幣(nickel)的生產成本更高,接近14美分;而體積較小的一角硬幣(dime)成本不到6美分,25美分硬幣(quarter)的成本則接近15美分。

零售商與公眾反應不一

儘管停產有其經濟理由,但許多人對一美分硬幣仍懷有懷舊之情,視其為幸運物或有趣的收藏品。隨著停產日期臨近及供應量減少,一些零售商在近幾週表達了擔憂。他們指出,淘汰過程過於突然,且政府未提供如何處理交易的指導方針。為應對此情況,一些商家選擇將價格向下取整以避免少找錢給顧客,另一些則懇請顧客使用剛好的零錢。更有創意的商家則推出活動,例如用一堆一美分硬幣換取一杯免費飲料。全國便利店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venience Stores)的傑夫·勒納德(Jeff Lenard)上月表示:「我們倡導廢除一美分硬幣已有30年,但這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淘汰方式。」

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無論面值如何,收藏家和歷史學家都認為一美分硬幣是重要的歷史記錄,其歷史可追溯超過200年。休斯頓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的名譽教授、硬幣史學家弗蘭克·霍爾特(Frank Holt)對此表示惋惜。他解釋說:「我們在硬幣上刻上格言和自我標識,並決定哪些已故人物對我們最重要,應該被紀念。它們反映了我們的政治、宗教、藝術、自我認同、理想與抱負。」據財政部長比奇所述,上一次被停產的硬幣是1857年的半美分硬幣。儘管不再生產新的一美分硬幣,但現存的硬幣仍是法定貨幣。

來源:美聯社

封面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