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國最佳攻擊對象?》
高市早苗為何反覆踩紅線?共衛台灣並不是單一事件,和韓國有爭議的獨島以及和俄
羅斯的歷史關係,最新鮮的無核三原則,每件都是對隣里關係製造麻煩。
在中國抗戰爭勝利80周年的特輯內,說過為何日本和德國在戰後的態度完全不同,佐
藤榮作正是岸信介,亦即佐藤信介的親弟弟。所以說軍國主義不是重臨日本,而是根
本没有離開過,日本從未放棄軍國主義。
挑起軍事矛盾永遠是政治家最有效的工具。高氏早苗內閣是近年來日本認受性最高的
政府,比石破茂當政時期足足高了超越兩成。
中國為何反應激烈?
1. 高市早有前科
2. 將台灣問題確立一個國際形象:台灣絕對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不是什麼自治
政體,外國政府更不能妄自插手
3. 軍事干預台灣就是侵略中國
日本是中國的一個非常理想的攻擊對象
外媒的變色眼鏡又來了!為何對中日交惡事件異常低調?
日本距離台灣100公里?儘管台北距離東京2600公里,但是在BBC的形容下,可能會
以為日本比中國更靠近台灣!
琉球群島的與那國島
所以琉球的國際地位,是另一個非常微妙的關鍵點。
這是借日本首相過界來設定底線。
這是中國最住攻擊對象,雙方人民因爲各種原因都不咬弦。日本近半人支持軍事干預
台灣,恐怕是全世界最高,說明日本是最合適的敲打對象。
所以立即出現中日軍事實力對比。如果中國會參與戰爭,攻擊日本是最佳選擇。
中國是應該為戰爭作好準備的。
這是否會影響中國的和平崛起?
不會、反之,這會是中國復興的捷徑。只是戰爭從來不是好事,應該慎之又慎,但是
應打時得果斷。戰爭會否影響中國和平崛起的關鍵,並非是否參戰,而是戰爭最終的
結果是勝或負,只要打贏主要對手就完全不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