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維燊
圖:美聯社
接種 HPV 疫苗保護自己
更新日期:2025年10月
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見癌症,每年亞洲約有 50 萬新病例,患者存活率僅約一半。大部分病例與高風險型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尤其是 HPV16 與 HPV18,約佔全球七成病例。HPV 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防止癌前病變,進而減少子宮頸癌發生。
HPV 與傳播
HPV 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播,感染初期通常沒有症狀,但若病毒持續存在,可能導致子宮頸細胞異常,長期可演變成癌症。大部分感染者的免疫系統能自然清除病毒,但持續感染者仍面臨較高風險。
接種對象與劑量
- 9–14歲兒童:建議接種兩劑疫苗,間隔 6 至 12 個月;若間隔不足 5 個月,需要第三劑。
- 15–26歲女性:建議完成三劑接種,可有效降低感染與子宮頸癌風險。
- 26–45歲女性:疫苗仍提供一定保護,但效力較低,可能因先前接觸 HPV 而降低。
- 男性:可接種以降低部分性傳染病風險,但對癌症預防效果有限。
完成三劑後,疫苗可提供長期保護。免疫功能低下者(例如 HIV 感染者)亦建議接種三劑。
費用與保險
多數美國醫療保險覆蓋特定年齡層 HPV 疫苗接種。未涵蓋者可至當地衛生所或性病診所查詢免費或低成本接種。自費價格每劑約 307 元,三劑總費用約 921 元。
其他防護方式
- 使用保險套,可降低 HPV 傳播風險。
- 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及早發現異常細胞。
HPV 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子宮頸癌防護手段,符合年齡條件者應儘早接種,並搭配其他預防措施,以降低感染與罹癌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