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10月24日至27日率團赴馬來西亞,與美方舉行經貿磋商。雙方將按照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就中美經貿關係中的重要問題進行磋商。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和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2日已前往馬來西亞,為磋商做準備。
磋商背景:特朗普亞洲之行
特朗普計劃前往吉隆坡參加26日開始的東盟(ASEAN)會議,並預計27日訪日,本周稍後再前往南韓,參加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
中美貿易摩擦再起?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是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立場反覆。他曾表示「可能不會發生」,但隨後又表示「預計下周在韓國與習近平會面並達成協議」,內容可能包括北京方面恢復採購美國大豆、限制核武以及結束俄烏戰爭等。
美國的訴求與壓力
美國加徵關稅,引發中國對等回應,令美國農民失去全球最大大豆市場。特朗普政府面臨壓力,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與此同時,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希望本週末能解決問題,以便兩國領導人能夠以更積極的態度開始會談。
潛在的貿易限制
有報道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以限制軟件驅動產品對中國出口,作為對北京的報復,影響的產品範圍廣泛。此外,格里爾表示,中國的稀土措施違反了之前的承諾,但他相信兩國可以在非敏感商品貿易方面找到新的平衡。他還強調,中國仍有未履行購買美國農產品和製成品的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