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其家人發布的聲明,美國近代最具權勢的副總統、協助國家基於錯誤假設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反恐戰爭」總設計師迪克・切尼(Dick Cheney)已經逝世,享年84歲。家人在聲明中表示,他因肺炎、心臟及血管疾病併發症去世,與他結縭61年的摯愛妻子琳恩(Lynne)、女兒莉茲(Liz)和瑪麗(Mary)及其他家庭成員在他離世時均陪伴在側。切尼是美國第46任副總統,在2001年至2009年期間,與共和黨籍總統喬治・W・布殊(George W. Bush)共事兩屆,數十年來一直是華盛頓一位舉足輕重且備受爭議的權力核心人物。
布殊在週二的聲明中形容切尼是一位「正派、可敬的人」,並表示:「歷史將銘記他為同代人中最傑出的公僕之一——一位為每個職位帶來正直、高度智慧和嚴肅使命感的愛國者。」切尼的政治生涯在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後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事發當天,他坐鎮白宮,指揮一個陷入悲痛並突然進入戰爭狀態的國家的應對行動。他下達了非同尋常的命令,授權擊落任何可能飛往白宮或國會大廈的被劫持客機。此後,他成為推動美國在中東地區採取先發制人戰爭和政權更迭新保守主義理論的關鍵人物,並積極主張將美國的軍事行動擴大至伊拉克及其領袖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
反恐戰爭的爭議遺產
切尼就伊拉克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與蓋達組織(al Qaeda)的所謂聯繫,以及意圖向恐怖份子提供致命武器攻擊美國等問題發出的激進警告,為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奠定了重要基礎。然而,戰後的國會報告及其他調查顯示,切尼及其他政府官員誇大、歪曲或未能正確呈現有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的錯誤情報,而事實證明伊拉克並不擁有這些武器。儘管如此,切尼至死都堅稱當時是基於「現有最佳情報」行事,並對自己的決定毫無悔意。他曾表示:「我會毫不猶豫地再做一次。」這些衝突也使美國走上了一條黑暗的法律與道德道路,包括對恐怖嫌疑人進行被批評者稱為酷刑的「強化審訊」,但切尼堅持水刑等手段完全可以接受。
晚年與共和黨的決裂
在其政治生涯的最後幾年,這位強硬的保守派人士卻因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烈批評,而在很大程度上被自己所在的共和黨排斥。切尼稱特朗普為「懦夫」,是美國共和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威脅。諷刺的是,在他輝煌政治生涯的尾聲,他在2024年的總統選舉中,將自己最後一張選票投給了一位自由派民主黨人、同為副總統俱樂部成員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這反映了民粹主義共和黨已如何背離他的傳統保守主義。他的女兒、時任懷俄明州(Wyoming)眾議員的莉茲・切尼(Liz Cheney)也因反對特朗普試圖推翻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及2021年1月6日的國會山騷亂事件,犧牲了自己在共和黨內的大好前程。
從懷俄明州到華盛頓
理查德・布魯斯・切尼(Richard Bruce Cheney)於1941年1月30日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林肯市(Lincoln)。他在懷俄明州的小鎮卡斯珀(Casper)長大,並在那裡遇見了他的高中摯愛及未來的妻子琳恩・文森特(Lynne Vincent)。切尼的政治生涯始於擔任尼克遜(Richard Nixon)總統的助手,其後在福特(Gerald Ford)總統任內,他先後擔任白宮副幕僚長及幕僚長。在民主黨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執政期間,切尼決定競選國會議員,並於1978年當選為懷俄明州唯一的眾議院席位代表。1989年,老布殊(George H. W. Bush)總統任命他為國防部長,期間他指導了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及1991年旨在將伊拉克軍隊逐出科威特的「沙漠風暴行動」。
切尼的成年生活大部分時間都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困擾,他經歷了多次心臟病發作,但依然過著充實而有活力的生活。2012年,他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並在退休後安享多年。他曾將這次移植手術譽為「生命本身的禮物」。切尼的個人生活中最臭名昭著的事件之一發生在2006年,當時他在打獵時意外用鳥彈擊中了一位狩獵夥伴的臉部,造成了相對輕微的傷害,這件事也為他飽經風霜的傳奇形象增添了一筆。除了妻子琳恩和兩個女兒莉茲與瑪麗外,他還留下了七名孫輩。
來源:cnn.com
封面來源:美聯社







